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區塊鏈的衝擊

 


推薦度:7/10

這本書是2017年出版的,7年後再來看剛好驗證了一些書上提到的未來有沒有成真。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但大家都只知道比特幣運用了這個技術,以這麼多年來說,的確也沒有除了虛擬貨幣以外廣為人知,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服務。

這本書上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以管理者跟外部者(使用者或是從業者),傳統的組織就是管理者是人,被管理的從業者也是人。後來的自動化是管理者是人,但從業者是機械。區塊鏈所謂的去中心化,就是把管理者變成自動化的程式,而使用者是人。最終如果管理者是自動化程式,從業者也是機械,那就是現在的AI了。

因為是去中心化,所以如果使用區塊鏈來交易,可以省去很多交易的成本,並且能確保交易一定可以成立,所以書上提到了智能合約,前一陣子很流行的NFT也是一種智能合約。想一想,如果跨境交易都是用虛擬貨幣,而不用透過層層的不同國家的銀行轉換,那會少多少人力跟成本,而且交易也可以立刻達成,省了時間。

所以從書上的發想來看,很多金融體系都可以使用區塊鏈來減少成本,還有很多特殊情況也可以使用虛擬貨幣,比如難民無法申請銀行服務,就可以用虛擬貨幣錢包,這次烏克蘭在戰爭中也有提供可以透過虛擬貨幣捐款。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除了虛擬貨幣還是看不到另一個殺手級的應用呢?書上有提到了幾個問題,一是交易的時間點, 因為區塊鏈交易後會需要大部份節點都知道了這筆交易,所以在傳送完成整個網路上這個交易都不可逆的時候,可能跟一開始的時間有落差,這會是一個爭議點。另一個我個人覺得最嚴重的問題是,如何跟實體連結,

在NFT那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是虛擬作品,我說我有這個權利,但是我截圖貼到別的地方,真正的擁有方能做什麼?答案是什麼也不能做,除非那個國家有把這件事列入法律保護,但那樣管理者又變成是人,就沒有去中心化了。所以如何確保區塊鏈的交易連結到實體後,這個交易是大家都會遵守的,才是一大問題。我個人覺得這才是目前沒有明顯殺手級應用的問題。

這本書裡面用到不少技術說明,比如區塊鏈跟分散式資料庫的差別,結論就是比較之後區塊鏈比較好。但是另一篇又提到,因為每一筆交易所有的節點都要記錄,如果全都詳實記錄那每筆交易的運行速度就會非常慢,所以節點可能只是記錄一些參數,最後資料還是放在分散式資料庫,但這樣又產生了傳統架構的問題,如果資料庫不夠分散,或同步上有問題,或是毀了,那有再強的區塊鏈也沒用。所以感覺技術上也有很多問題要克服。

基本上我覺得區塊鏈應該是一個趨勢,因為畢竟很多聰明人都出來說這是未來的趨勢,所以上面的問題我覺得有一天這些聰明人應該都能解決,那時就會有新的交易方式跟作法,所以與其排斥它,不如先看看這本書學學觀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說心得]紅色手指

  註:原為2012/1/15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10/10 驚人的好看,這部後來改編成日劇據說評價也是很高。這部小說是東野圭吾筆下加賀恭一郎系統作之一,我剛好沒看過他其它的系列作,只看到這本,但是無損於閱讀之樂趣。這部小說與其說是推理小說,不如說是人性小說吧。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