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度:9/10
作者大平信者是心理教練,透過他獨有的結合腦科學與阿德勒心理學之「行動創新」目標實踐法,幫助了許多人解決問題,這本書也是針對所有有拖延傾向的人提出的行動方法解決方案。
說的行動法,另一本很有名的作品就是<原子習慣>,這本書的觀念其實跟原子習慣差不多,只是少了很多原理的解釋,多了很多可以執行的方法,我個人覺得搭配來看的話,其實非常受用。比如第2點的「十秒行動」,就是執行十秒的具行動,這就跟原子習慣中提到的小小的行動很類似,十秒的行動持續下去,就會變成了另一個大改變。
書上的每一個方法都針對了不同類型的做建議,以前很多商業書中二三十個方法,有時候會互相矛盾,其實癥結點就是對象不同,這本書直接做了提醒,就比較不會搞錯對象。比如「做到了」跟「沒做到濾鏡」,自我肯定感低或是完美主義者,就會專注在沒做到,反而是自己情緒低落,就算結果失敗,用做到了濾鏡看自己那些做到了,對自己肯定,那就比較能持續。但如果是過於樂觀的人,使用這個方法就反而會變成做到50%也認為是做到100%,反而不利執行計畫,所以還是要因人而異。
而我最受用的是「結果目標」跟「行動目標」這一章,結果目標就比如是,我下個月要瘦5公斤,最後結果沒達成,就是失敗。但瘦下來一定會有瓶頸期,所以如果是以行動為目標,就是每天走路30分,看有沒有達成。只要行動有達成,最後有沒有瘦下來就變成其次的目標了,也就是重量而不是重質。當然有人也許會覺得這不算是自欺欺人嗎?但其實很多成長並不是一條斜線,而是曲線,所以重量的執行,有一天就會突然達成目標。記得在某本商業書上看到,成交多少萬的訂單,其實拆到最後就是每天打多少通電話,不能確定那一通電話會成交,但是打到足夠的量,就會有很高的機會成交,這就是用行動目標來設定的好處。
整體來說裡面有很多章節我都覺得蠻受用的,像是「大腦的聲音」、「身體的聲音」、「心裡的聲音」這個章節,或是把時間分為「消費」、「投資」、「浪費」等(工作依類型分在這三種中),我覺得只要依自己的個性挑出一兩個可執行,應該就會對人生有不小的改變吧。個人是非常推薦這本書喔。
感謝推薦! UDN讀書館借到這本書了,馬上可以開書閱讀,真好!
回覆刪除我印象好像是某個youtube推薦過這本書才紅的,因為我查了這個作者的其它書,好像沒那麼熱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