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原為2011/8/4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9/10
costco的書很便宜,一般來說他每一陣子會換一些書,但是這一本卻一直沒被換下來,我一直沒買的原因是因為我之前聽過有聲書摘,說他只有50%判斷正確,那時我想說50%不是跟猜的一樣嗎?那看了也沒用吧,所以一直沒買。但是每次經過一直看到,後來又發現這本書已經63刷了,想說這麼多人買應該是很有趣,就買來看了。一看才發現這本還真的是很有趣的一本書啊,而我聽到50%的部份其實是指判斷說謊這件事,而從肢體語言判斷他內心的情緒反應其實是有蠻高的準確率的。
其實這本書有提到幾個大原則,我覺得這幾個大原則一定要先記住,不然如果只從細節去判斷的話,那就可能很容易判斷錯誤了。
一、先找出基準動作:一個人如果做出跟基準動作不一樣的動作,代表情緒有反應,這時候要注意。以抖腳這件事來說,如果他本來不會抖結果開始上下擺動,那可能是很高興。但如果是他本來就愛抖,那這時的擺動可能只是無意識的動作。所以觀察前先要考慮他的基準動作,如果你是在觀察陌生人的話,那就必須要把兩三個肢體語言合併觀察再判斷。
二、越下方的部份越誠實:所以腳如果出現開心的訊號,比臉出現開心的訊號還比較讓人相信。原因是臉的表情大部份的人可能從小就開始學會假笑、說謊之類的表情,但是腳的動作一般人是很少會發現也代表情緒。所以腳一般來說會很誠實的表達出情緒來,再來就是軀體,如向前傾、向後退。接下來是手,最後才是臉部。所以如果你是在綜合判斷的話,記得先從腳開始看起。
三、藏起來的部份比較誠實:這可能也是腳比較誠實的原因,因為腳大部份是可以藏在桌子底下。書上也提到如果手藏在桌子底下的話,通常是沒信心。如果是本來在桌子上又放到桌子下,那一定是有情緒發生了。而在桌子下的手如果出現刷大腿的動作,有可能是緊張或是在說謊了。
找出情緒反應後,接下來可能就是要針對會有情緒反應那時候的話題或是內容做更深入的分析了解,就有機會找出對方真正心理所想的。這除了警察問案、應徵求職者可以用之外,對於一般業務員、辦公室相處都很有用,所以個人很推薦。
題外話是,我記得曾經看過一本書提到,情緒會影響你的肢體語言,反過來支體語言也會影響情緒。所以如果當你很沒自信的時候,就應該做出很有自信的動作,自然就會慢慢有自信了。所以書上提到的塔狀手、抬下巴等有自信動作,如果能養成做這些動作的習慣,也許就會越來越有自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