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小說心得]白金數據

 


註:原為2018/3/5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7/10

我是先看過電影<白金數據:DNA連續殺人>,那時覺得電影還蠻難看的,原著應該不會那麼難看吧?很好運的是,因為時間過了很久,我已經忘了電影演了什麼,這時候看小說發現其實還蠻好看的,還好沒有因為先被電影破梗而破壞了看書的樂趣啊。

故事是說神樂跟志賀成立了DNA追查罪犯的系統,這個系統除了能比對出罪犯的DNA外,如果罪犯剛好沒有DNA在資料庫中,他還可以比對出三等親內的DNA。因為系統的強大加上政府方面聯手通過法案,這讓犯罪率大大的降低,但是這時卻出現了一個連續強暴殺人犯,他每次犯案都留下精液,但是他的DNA卻永遠比對不到,他們稱為NF13。神樂本身有著雙重人格,他去治療時,同樣在醫院中的系統程式開發者,天才數學家蓼科兄妹告訴神樂,系統有關NF13的事情。神樂因為趕去另一層樓治療沒聽完他們的說明,沒想到治療完之後蓼科兄妹被殺了,而從留在他們身上的頭髮比對後,竟然兇手是神樂,神樂在白鳥的協助下開始追查真相.....

這部好看的是,因為又回到東野圭吾之前的推理題材了,他沒有花過多的時間去解釋DNA系統,介紹的程度剛剛好用來解謎,而神樂的雙重人格,切換後會失去記憶這一點,也讓兇手增加了是神樂自己的可能性,而蓼科兄妹的死,有點像半密室殺人案。回到推理題材的架構,讀起來就不會冗長,也更有趣,所以我覺得小說是還不錯看的啊。

以前台灣就出現過要不要把指紋加入身份證資訊裡這件事,結果被大大的反對而作罷。因為這種唯一識別,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下,的確可以大大減少犯罪率,因為幾乎逃不了。但反過來說,如果有人刻意拿來假造,或是濫用,那反而會因為是鐵證結果翻不了身。指紋已經是如此,DNA就更可怕了。不過以我的角度來說,其實我是贊成把指紋納入建檔的,但是可以在法庭上加入一些但書,比如只有指紋這項直接證據時,則此證據就等於無效。要有三項以上直接證據,指紋才有效之類的。這樣也許就可以大大降低指紋被濫用的問題了。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還不錯,又回到推理風,個人覺得比電影好看很多,還是先看書再決定要不要看電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陸劇心得]摩天大樓

  推薦度:8/10 文案:透過不同的住戶說明死亡女住戶的過去跟死亡真相,警方找出了另一個不可思議的真相。 故事大綱:鍾美寶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家中,頭部有重擊並且燒炭自燒,房子裡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的指紋。鍾隊帶著女弟子楊蕊森查起了有嫌疑的住戶,從喜歡美寶的警衛謝保羅、與美寶有染的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