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度:7/10
書名「64」很多人會覺得是對岸的敏感事件,但其實這本書講得根本不是這件事,他是指在昭和最後一年昭和64年發生的一起綁架案件,因為隔了14年都沒有被偵破,所以刑事部就稱為64事件。
這次的主角三上是公關長,主要是負責是發佈案件資訊給媒體,但刑事出身的三上對於這個工作並不認同,加上部長都是高考菁英,三上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是刑事還是警務的認同混亂感中。因為女兒離家出走,三上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但又接到上面的指令,警察廳的長官要來慰問14年前64懸案的家屬,並召開記者會。同時因為匿名要不要公開,三上的公關部已經與媒體關係不好了,此時刑事部似乎又在扯公關的後腿,三上為了達成目標追查才發現,長官的視察其實背後有深深的政治目的,這才造成了刑事部的大反彈,而這些也跟64案有關.....
這部小說很特別的就是以公關的角色來看警察的工作,所以不像其它以刑事警察為主的角色,以偵破案件為目的,裡面幾個重要的案件並沒有完成偵破,因為那不屬於公關的工作,他的重點就是在政治紛爭中,如何做好公關的事,就是如何能安撫媒體,又不能影響偵察工作,這對於某些在第一線的警察來說是一個完全不重要的工作,但卻又是整個警察組織中必要的工作,所以雖然他只是在跟不同的媒體對抗跟角力,卻也充滿了緊張感。
再來就是三上的環境我剛好蠻有認同感的,一是他是一個小主管,所以有帶人跟上面的壓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後,他終於找到自己的認同感,也找到了一群真心支持他的部屬。在大公司當小主管的都會有這種情況,所以看到他努力的過程,就覺得看到一些自己過去的縮影,所以非常有認同感。
這本書高達698頁,因為我是在圖書館預約的,所以送到手上嚇了我一跳,沒想到這麼厚。如果單純以推理小說來看,可能會覺得好像爛尾,因為不論是64或是三上女兒的案件,都不算是有真正的結束。但是如果跳脫推理,以了解警察的政治來看這本小說,會發現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因為橫山秀夫就擅長描寫警察的生態,這樣看就會覺得有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