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原為2016/9/17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4/10
一句影評:感覺加了過多調味的作品。
先談劇情,就是韓國突然爆發了活屍病毒大流行,被感染的人會開始攻擊跟咬正常活人,被咬的人也會變成活屍。碩宇是一個只想到自己的基金經理人,帶著女兒秀安搭韓國的高鐵要從首爾到釜山找媽媽。沒想到車上竟然有一個活屍入侵,車廂一節一節的淪陷了,車上的倖存著,在面對未知的恐懼及想要活下去的念頭,不斷進行的人性的交戰....
有雷的部份留到最後說,先說一下沒雷的部份。因為這是在講活屍,而且同樣是被咬就會被傳染,以我是忠實的<陰屍路>影迷來說,就很容易把這兩部作品裡的活屍拿來比較。不一樣的部份是,在<屍速列車>裡的活屍是會跑跟跳,所以速度比較快。再來就是他會在黑暗中失明,所以代表他們的眼睛是有用的,耳朵也會被聲音吸引,所以耳朵也是有用的。而殺死活屍的方式在片中並沒有提到,所以不知道爆頭是不是有效的,不過從最後軍隊的狙擊手要殺疑似活屍的人是瞄準頭部來看,也許殺的方法也是爆頭吧。
除了活屍的比較,劇情自然而然也會被拿出來比較,雖然很多人說這部電影裡的人性要素很棒啊,看了很感動之類的。但是我的感覺卻是都太過薄弱了,因為其實類似的人性故事在<陰屍路>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劇情,不過<陰屍路>是影集,所以每一個人的過去、轉折都可以花個兩三集以上來說明,整個故事性就比較完整。但是這部電影畢竟是電影,時間有限,但是他卻又加入了太多人性的要素,從碩宇、他女兒、老太太二人組、大個、棒球隊、有錢人、政府,每一個都點到為止,結果感覺就像是加了太多調味料的作品,已經不知道這盤菜的味道是什麼了,如果能再減少一些元素的話,我覺得應該會比較好看吧。
=======以下會透露劇情======================================
首先是主角,主角一開始的設定是一個吸血的基金經理人,所以他一路只想到他自己。那因為這樣的設定,正常來說通常是他就會因此改變自己,尤其是如果他最後設定是死掉了的話,應該是要為大多數人犧牲,才會明顯的說明他與一開始的自私自利不同了。但是整部看下來,會發現他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因為他從頭到尾的目標只是救他女兒,並沒有因此就變成一個有大愛的人。也許有人會說,他不是救了那個孕婦?孕婦在某種程度下是交換條件的結果,因為大個兒救了他們多次,所以他會救孕婦,另一個原因是這樣女兒才會有人照顧啊。加上最後主角之死,也是為了救女兒,所以我實在搞不懂一開始設定主角是自私的人的意義是?那也許有人說,沒有啊,其實他要表達的是親情,這個部份我比較認同,雖然處理的不算完美,但是整體的表現還算不錯,不過這樣又回到一開始的設定,為什麼不設定他是一個很忙的人就好了。
除了主角的調味錯亂外,配角的調味也很奇怪,比如那對老太太姐妹,到底是什麼關係?然後為什麼會看到姐姐死了就會想要讓大家一起死?整個如果是拉長到影集的程度,也許就會讓人覺得合理,但是在電影中的片段,會讓人覺得好像是在鹹味中突然又加了一個酸一樣讓人覺得有點錯亂。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這一段中那群人認為主角一行人被感染了,所以不讓他們進車廂,才造成多人死亡,之後又把他們趕走,這時候就讓人覺得人性很險惡之類的。但是仔細想想,這群人並沒有錯啊,因為憑什麼認為感染是直接接觸才會傳染?難道沒有被空氣傳染的可能性嗎?所以這些人表面上看起來自私,但是以防疫的角度來看並沒有錯啊,所以又是一個味覺錯亂的感覺啊。
然後主角設定是一個自私的基金經理人,所以正常來說應該是聰明人,然後那個有錢人故意大叫他們可能被感染了,要他們去別的車廂,我跟我弟出來討論的結果都異口同聲的說,如果我是男主角一定馬上咬那個有錢人一口,看他要怎麼說。對,像我們正常人都可以想到這樣的方法,結果主角是比我們聰明的高階經理人,結果就默默的離開了,也讓人有點錯鍔。再來就是那個有錢人,看起來也不像笨蛋,結果以防疫的角度跟安全性的角度來看,明明應該是要把離活屍比較近的車廂留給主角們,自己跑到下一節車廂才對,結果有錢人竟然做出相反的決定,還讓他們從每一個人的身邊經過,如果是這樣不就是讓所有人都被感染了嗎?果然有錢人想的跟我們都不一樣啊。
而有錢人最後變活屍提到希望回去看媽媽,媽媽還在家裡等他,這件事其實感覺也可以寫成一集故事,讓壞人的壞中還帶有一點苦澀,可惜的就是因為這是電影,所以時間不夠長,那我覺得還不如就只強調他的壞就好了啊。
這部片好看的地方一個是親情,另一個是三人組如何躲過每一節車廂的活屍的手法,因為他們不斷的學習到活屍的知識,如果只要強化這兩個地方,去蕪存菁的話,也許就會是一個爽度高又讓人感動的片了啊。什麼?大部份的人認為現在就是爽度高又讓人感動的片了?那只能說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大家聽聽就好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