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原為2012/2/16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7/10
個人覺得是比<怪笑小說>好笑多了,裡面有幾則諷刺到讓人拍案叫絕。像<程序警察>,就是諷刺許多大機構都是墨守成規,一般大機構都會流程化,訂定許多SOP,但是為了未來的責任歸屬(就是出了錯之後誰要負責),所以常常會明定不做超過自己業務範圍的事,在這種情形下,東野圭吾就想到,如果警察辦案也是如此,那會如何?所以一個要自首的人,因為沒報案,所以不能自首,要先完成報案手續,整個過程中他不斷的說兇手是他殺的,但是大家因為覺得不符合程序而充耳不聞。最後還要他以被害人丈夫的角度來說明案件,然後還問他不在場證明,他就是兇手幹麼還要不在場證明?所以他正要說出第n遍他是兇手的時候,警察還阻止他說,這樣會造成他們的困擾,看到這真是讓人笑翻了。
另一個有趣的短篇是<本格推理證物之開運鑑定團>,這是模仿開運鑑定團來鑑定推理小說裡的證物,而裡面竟然是延續了名偵探守則天下一第一篇密室殺人的故事,然後還把劇情小小的翻轉了,也算是有意外的驚喜吧。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篇,其實是<綁架天國>這篇,裡面就是有三個非常有錢的老人,其中一個因為覺得跟孫子相處的時間太少了,所以三個開始策劃一個綁架案,要把孫子綁到他們建造的遊樂園中,這裡面諷刺的要素非常多,整個故事也非常有趣,但是我個人覺得最有感覺的是當他們在談論綁架的贖金的時候,說到一般行情大概是一億日圓,然後三個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低,其中一個人說:「一般綁架犯都是為了這點小錢,就去做綁架這麼麻煩的事?」在電影<寶島漫波>中,那三個人的確就是為了比這個還要小的錢,做了這麼麻煩的事,這一方面諷刺了有錢人不懂窮人的苦,但另一方面我個人覺得也諷刺了,其實世上不存在為了錢的完美犯罪,什麼意思呢?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有頭腦可以做出完美犯罪(就像這篇的三個老人),其實花同樣的精力你可以用正常管道賺更多的錢,所以理論上不會有人會為了那些錢去做完美犯罪,因為太麻煩了啊。
這部裡的短篇個人覺得都蠻有趣的,算是繼名偵探的守則後,個人覺得另一本比較有趣的作品,喜歡輕鬆作品的人可以考慮讀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