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度:8/10
我是在老高的頻道上聽到他介紹這本書,但是我覺得他講得有點無趣,因為是日本人寫的,所以我才找來看,看了之後發現書好像比較有趣啊
從書中來看,作者八木仁平就是喜歡研究「自我理解」,因為在blog上發表了很多有關自我理解的文章受到歡迎,最後始開推出講座幫助別人自我理解。自我理解的過程其實就是發現天職的過程。
找天職的過程並不難,就是找到「喜歡的事(熱情)」、「擅長的事(才華)」、「重視的事(價值觀)」的交集。難的是這三個東西的定義,如果問一個人想做什麼,有些人會用職業答,比如youtuber或是律師,但是這在未來的職業中可能不存在,那怎麼會是天職?所以書上提到,你想做的職業是可以變動的,但是仍然是你的天職。
喜歡的事(熱情),就是你會花自己的時間投入的事。比如棒球、漫畫、織毛線、讀書等都算,有些人會稱為是興趣,在某些書上會提到最理想的天職是以興趣為工作。但書上並不這麼認為,舉例來說,你的興趣是棒球,但不代表你的專長就是打棒球,如果以興趣為發想,找到了賣棒球用品的工作,也不一定會快樂,因為這個工作的本質是賣東西,不是棒球,是要分解出棒球裡你有興趣的元素,比如是喜歡團隊合作、喜歡擬定戰略、喜歡累積實力,這才是你喜歡的事,才是這個項目要的元素。
擅長的事(才華),常常有人會認為是技能,這兩種之間是有差別的。你擅長溝通,就是才華。你有律師執照,那是技能。才華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到,技能只能在特定的工作中用到。才華就是你是容易做的事,如果不知道自己什麼很容易做到,就看自己討厭什麼樣的人,那個特質的反面通常就是你很容易做到的事。比如你很會抓重點,看到言不及義的人就會很討厭他說話的方式,那你擅長的就是抓重點。
然後要讓天職不斷地持續進行,就要最後一項「重視的事(價值觀)」,就是工作的目的。比如你的天職是時尚x創意,可能是設計師,但如果你重視的事是穩定,那就不適合成為獨立工作者,反而是適合加入某個大的事務所,這樣你才能持續的實踐你的天職。
這本書看起來很容易讀,也很容易實踐,不過如果是我20歲看到這本書,可能沒什麼感覺。因為裡面很多地方是我慢慢有工作經驗之後,才理解到喔,原來這就是我擅長的事啊,喔原來這就是我有興趣的事啊。有些擅長的事,我在學生時代可能反而不知道自己擅長這種事啊,算是在對的時間看到了對的書啊。
整體來說,個人覺得是很推薦的書,如果對於自己持續想要進行的天職有迷惘的話,我覺看了這本書應該是會很有幫助的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