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創作40週年紀念新版套書)

 

註:原為2019/12/9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一句書評:村上春樹形而上的代表作。

在我那個年代,春上村樹後面都會跟著一個詞--「形而上」,我本來一直以為這是指心理面的討論,可是在這次重看之後,我又再查了一下,發現形上學在維基百科中的說明是:「形上學(英語:Metaphysics)是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質的學問。形而上學常見的問題有人如何維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是因為靈魂相同還是身體相同?還是有其它的原因?」所以再看一次之後發現,其實這本書探討的就是這種,人與靈魂之間的關係,所以用一種接近玄幻小說的方式來講一個故事,讓大家思考這個形而上的問題。

故事本身很奇幻,而且意義也不是在那個故事,所以我就不把故事摘錄了,只針對我覺得有感受的部份提出來說明一下。剛剛形而上有一個問題是,同一個我是靈魂相同還是身體相同?以書中的佐伯小姐為例,她15歲的靈體,跟現在的她的本體,是同一個佐伯小姐嗎?如果不是,那15歲的佐伯小姐又是什麼呢?田村卡夫卡如果是跟15歲的佐伯小姐的靈體交合,又算不算是亂倫呢?這個已經是邏輯上道德推論,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現實中不會同時出現,但是在邏輯上卻是一個可以深刻思考的問題,所以才需要用一個奇幻的故事來說明這種例子。

又或是田村卡夫卡在思考自己存不存在這件事,當他進去了入口之後,他是不是就不存在了,或是永遠存在在不知名的地方?這其實跟思考死後的世界是類似的概念,如果人到了一個不用錢、不用吃、沒有記憶、沒有情感的地方,這樣的人其實就是神的境界,因為沒有煩惱,但是這樣的人還算是存在嗎?存在是什麼?佐伯小姐提出了一個說法,就是記憶,所以她需要田村卡夫卡好好活著,記著她,這樣她就會在原來的世界存在。因為在任何人的記憶中,這個人可以在回想中鮮明的出現,就有如親身觸摸到一樣,這個瞬間,她就是存在了,不論是在幻想中或是在現實中,但未來如果人活在虛擬世界中,那到底是不是存在呢?也許記憶只是一種答案,存在這個議題是永遠都可以有新答案的吧。

再來就是使命的問題,人存在的目的,很多人提到使命這個詞,有人會用天職。可是不少人其實一輩子也找不到自己想要做的事。但是所謂一定要去做的事,也許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是在這個時機點下做了這件事,就足以改變這個世界。比如中田先生,他不知道自己腦筋不好為什麼還活在這個世界,對世事也沒有慾望,難聽一點就是對別人來說有跟沒有都是一樣的存在,可是他在人生最後的階段卻發現了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找出入口的石頭。同樣的,中日龍先生的使命,就是為了要護送不識字的中田先生找到石頭,這個使命是在他們前半生都沒有發現的,但是就在一個時間點,成為他們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所以每個人的價值,就是要讓自己好好的活著,等到那個使命出現的那天,就會知道自己該做的事了啊。

這本書是40週年紀念版,這次沒提到翻譯有沒有修改,不過再讀一次感受很不同,也許是年紀到了吧,裡面提到的雙性人、亂倫、死亡、未成年人的性愛(田村卡夫卡只有15歲喔),在我年輕時代看很有衝擊感,所以可能是當成獵奇小說在看了,但是二十年後再來看的話,會發現實中也是常有這麼有衝擊感的社會事件,這些事反而變得有點正常了,所以會開始思考所謂形而上的東西了,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村上春樹會跟形而上這個詞連在一起了。所以就算看過的朋友也可以再看一遍,一定會有新的感受。也許到了六十年版的時候,我又會看出不同的感想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小說心得]新參者

  註:原為2012/4/5於xuite上發表的心得 推薦度:8/10 我是先看了日劇,個人感覺日劇頗不好看,但是在看過< 紅色手指 >後,我個人覺得可能是日劇改編的不好的關係,於是還是在硬蛤蠣的大力推薦下,看了原來這本小說。看完之後我深深感到後悔,後悔自己幹麼要去看...